左心室肥大是怎么回事

左心室肥大可能由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心脏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左心室负荷增加,心肌细胞代偿性增生。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同时建议低盐饮食和规律监测血压。
瓣膜开口狭窄迫使左心室加强收缩,逐渐引发心肌肥厚。典型表现包括心绞痛、晕厥和呼吸困难。轻中度狭窄可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严重者需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遗传性心肌蛋白异常导致心室壁异常增厚,常伴有心悸、乏力症状。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为主,梗阻型患者可能需要室间隔切除术。避免剧烈运动是重要管理措施。
病毒感染后心肌细胞水肿坏死,部分患者出现心室代偿性肥大。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重症需短期应用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反应。
室间隔缺损等先天畸形造成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发育迟缓、多汗等症状。小型缺损可能自愈,中大型缺损需进行修补手术,术后需长期随访心功能。
左心室肥大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举重等憋气动作。饮食推荐低脂高纤维模式,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心室重构进展。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双下肢水肿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