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该怎么注意饮食

消化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

慢性胆囊炎患者需注意低脂、规律饮食,避免高胆固醇及刺激性食物。饮食调整主要有控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少食多餐、避免产气食物、限制酒精摄入等方式。

1、控制脂肪摄入

每日脂肪总量应控制在40克以内,优先选择橄榄油、鱼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高脂饮食可能刺激胆囊收缩诱发疼痛,急性发作期需暂时禁油。烹调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油煎食品,如肥肉、动物内脏、奶油制品等。

2、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有助于胆汁排泄,推荐燕麦、糙米、西蓝花等。可溶性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降低胆固醇饱和度,但需逐步增量避免腹胀。苹果、梨等水果建议去皮食用,豆类食物需充分浸泡煮熟。

3、少食多餐

每日4-6餐且每餐七分饱为宜,两餐间隔不超过4小时。规律进食能维持胆汁规律排放,避免胆囊过度充盈。早餐必须包含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清,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

4、避免产气食物

洋葱、大蒜、碳酸饮料等易产气食物可能加重腹胀不适。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需焯水后食用,乳糖不耐受者应限制牛奶摄入。进食时需细嚼慢咽,避免吞咽过多空气。

5、限制酒精摄入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影响胆汁分泌,建议戒酒或每日饮酒折合乙醇不超过15克。啤酒中的嘌呤和二氧化碳可能诱发胆绞痛,红酒中的单宁酸会抑制脂肪消化。合并胰腺炎时需绝对禁酒。

慢性胆囊炎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耐受情况,体重超标者需逐步减重。发作期可尝试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缓解期逐渐过渡到软食。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胆囊情况,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烹饪时可使用生姜、薄荷等天然香料替代刺激性调味品,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胆结石加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