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症状

消化内科编辑 医语暖心
0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主要表现为喷射性呕吐、胃蠕动波、腹部包块、体重不增或下降、脱水等。该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主要由幽门环肌肥厚导致胃出口梗阻引起。

1、喷射性呕吐

典型症状为进食后15-30分钟出现剧烈喷射状呕吐,呕吐物为奶汁或凝乳块,不含胆汁。呕吐频率随病情进展逐渐增加,严重时每次喂奶后均发生。呕吐后患儿常有饥饿感。该症状与幽门梗阻导致胃内容物无法排空有关,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幽门肌层厚度。

2、胃蠕动波

可见从左肋下向右移动的胃蠕动波,喂奶后更为明显。这是胃代偿性增强蠕动以克服幽门梗阻的表现。触诊时可在右上腹触及橄榄形包块,为肥厚的幽门肌层。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腹部形态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3、腹部包块

约80%患儿可在右上腹触及质地坚硬、可移动的橄榄形包块,大小约1-2厘米。该包块在空腹和呕吐后更易触及,是肥厚幽门环肌的直接体征。检查时应让患儿处于安静状态,医生通过深触诊确认。

4、体重不增

由于频繁呕吐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患儿会出现体重增长停滞或下降,严重者低于出生体重。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监测体重曲线。家长需记录每日喂养量和呕吐次数,为医生提供评估依据。

5、脱水表现

呕吐引起体液丢失可导致眼窝凹陷、前囟门凹陷、皮肤弹性差等脱水体征,尿量减少且颜色加深。血液检查可见低氯低钾性碱中毒。重度脱水需立即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止发生休克。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确诊后首选幽门肌切开术治疗,术后需少量多次喂养并保持竖立体位。日常需监测呕吐情况、记录出入量,定期复查生长发育指标。注意奶具消毒和喂养卫生,避免继发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