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心脏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术将电子起搏器植入体内以治疗心律失常的医疗手段。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适用于严重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患者,主要通过电极导线将电脉冲传导至心肌以维持正常心率。手术过程需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起搏器功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通常在导管室或手术室进行,由心内科医生操作。术前需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手术时在锁骨下方切开皮肤形成囊袋,将起搏器发生器置于囊袋内,电极导线经静脉到达心腔并固定于心内膜。术后需住院观察数天,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及起搏器工作状态。起搏器植入后患者需避免强磁场环境,定期复查程控起搏器参数。多数患者术后可恢复正常生活,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及上肢过度活动。起搏器电池寿命通常为5-15年,电量耗尽时需更换发生器。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日常活动应循序渐进,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定期随访检查起搏器功能,记录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外出时可携带起搏器识别卡,通过机场安检时需主动告知工作人员。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有助于心脏健康。如出现伤口红肿热痛、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