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登革热症状及方法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登革热主要通过控制症状和支持治疗进行干预,常用方法包括卧床休息、补液治疗、药物退热、镇痛处理以及重症监护。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或休克。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以减少体力消耗,避免过早活动诱发毛细血管渗漏。保持环境安静凉爽有助于缓解头痛症状,建议使用遮光窗帘并维持室温26-28℃。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和尿量,记录液体出入量。
口服补液盐溶液可预防脱水,推荐少量多次饮用。出现持续呕吐或休克倾向时需静脉补液,首选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补液过程中需警惕过度输液导致肺水肿,尤其注意儿童和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
对乙酰氨基酚片是安全有效的退热选择,可每6-8小时使用一次。禁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体温超过39℃时可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大血管处。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适用于中重度肌肉关节疼痛,但需警惕嗜睡副作用。轻症患者可使用局部镇痛贴剂如利多卡因凝胶。眼部胀痛者可冷敷眼周,避免强光刺激。
出现血小板低于20×10⁹/L或血红蛋白快速下降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血浆渗漏综合征患者需使用白蛋白扩容,合并休克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注射液。所有重症病例均应转入ICU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登革热患者康复期应继续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如瘦肉、动物肝脏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保持每日2000-2500毫升饮水量,避免剧烈运动至少2周。居家需做好防蚊措施,使用蚊帐和驱蚊剂,防止病毒传播。恢复后1个月内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观察是否有迟发性血小板减少。出现任何异常出血倾向或持续乏力需立即返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