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粉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养生编辑 医语暖心
0次浏览

大黄粉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瘀血经闭等病症。大黄粉的主要作用包括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消痈、活血祛瘀等。

一、泻下通便

大黄粉含有蒽醌类衍生物,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适用于实热积滞导致的便秘。其泻下作用较强,常用于治疗热结便秘、腹痛胀满等症状。使用时可配伍芒硝增强泻下效果,但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以免导致电解质紊乱。代表方剂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

二、清热泻火

大黄粉性寒味苦,能清泄三焦实火,对胃火亢盛、目赤肿痛、牙龈肿痛等火热上炎症状有较好疗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口腔溃疡等病症。可与黄连、黄芩等清热药配伍使用,如泻心汤。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凉血解毒

大黄粉能清热凉血,解毒消肿,适用于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衄血及热毒疮疡。对急性扁桃体炎、痈肿疔疮等有治疗效果。常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外用可研末调敷患处,治疗烫伤、湿疹等皮肤病症。

四、逐瘀通经

大黄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阻滞。适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及跌打损伤等病症。常与桃仁、红花等活血药配伍,如下瘀血汤。孕妇及月经量多者禁用。

五、利湿退黄

大黄粉能清热利湿,促进胆汁分泌,对湿热黄疸有一定疗效。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多与茵陈、栀子等利胆退黄药配伍,如茵陈蒿汤。使用期间应监测肝功能指标。

使用大黄粉需注意辨证施治,实热证适宜,虚寒证忌用。服用期间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出现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时应减量或停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及体弱者慎用,儿童用量需严格遵医嘱。贮藏时应置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变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