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血吸虫病的症状

传染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慢性血吸虫病的症状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腹水、生长发育迟缓等。慢性血吸虫病通常由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门静脉系统引起,可能伴随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1、发热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可能出现长期低热或间歇性高热,体温多在37.5-39摄氏度波动。发热与虫卵沉积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可能伴随夜间盗汗、寒战等症状。急性期可使用吡喹酮片进行病原治疗,慢性期可配合护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改善肝功能。家长需注意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避免脱水。

2、腹痛腹泻

虫卵沉积在肠壁血管可导致反复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腹泻多为黏液便或脓血便,每日3-5次。这与虫卵刺激肠黏膜形成肉芽肿有关,严重者可出现肠梗阻。治疗除病原治疗外,可选用蒙脱石散止泻,或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调节肠道菌群。

3、肝脾肿大

门静脉系统纤维化可导致肝左叶明显肿大,质地变硬,脾脏进行性增大可能超过脐水平。这与虫卵阻塞门静脉分支引发窦前性门脉高压有关,体检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超声检查可评估肝脾程度,必要时需联用安络化纤丸抗纤维化,配合双环醇片保肝治疗。

4、腹水

晚期患者因低蛋白血症和门脉高压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的大量腹水,可能伴随下肢水肿。这与肝内血管闭塞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有关。除病原治疗外,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严重者需腹腔穿刺放液。

5、生长发育迟缓

儿童患者因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和慢性消耗,可出现身高体重低于同龄标准、第二性征延迟等表现。这与虫体掠夺营养和肝脏代谢功能受损有关。治疗需加强高蛋白饮食,配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改善食欲,必要时进行生长激素评估。

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应避免接触疫水,食用鱼类等水产品须彻底煮熟。日常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AD软胶囊预防夜盲症。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出现呕血、意识障碍等门脉高压并发症需立即急诊处理。疫区居民应定期接受血清学筛查,儿童及孕妇等易感人群须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