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副伤寒的症状及方法

传染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腹痛、腹泻、玫瑰疹等,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补液支持、饮食调理等方法干预。

1、持续发热

副伤寒患者通常会出现39-40摄氏度的稽留热,伴随寒战和出汗。发热可能与细菌内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曲松钠注射液、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发热期间建议卧床休息,用温水擦拭身体辅助降温。

2、头痛

颅内血管扩张和毒素刺激可能导致剧烈头痛,尤其在发热期加重。除病原治疗外,可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保持环境安静避光,用冷毛巾敷额部缓解症状,避免用力咳嗽或弯腰动作。

3、腹痛腹泻

肠道淋巴组织炎症会引起脐周阵发性绞痛,排稀水样便每日5-10次。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改善腹泻症状。腹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4、玫瑰疹

病程第7-10天胸腹部可能出现直径2-4毫米的淡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这是细菌栓塞毛细血管所致。皮疹无须特殊处理,随病情好转自行消退。避免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5、肝脾肿大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右上腹压痛和脾脏肿大,与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有关。超声检查可明确程度,严重者需护肝治疗。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必要时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副伤寒患者应实施消化道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恢复期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如蒸蛋羹、藕粉、鱼肉粥等,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食品卫生,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餐具煮沸消毒。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15天,出现发热症状及时就诊。治愈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粪便培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