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开放性骨折

骨科编辑 医点就懂
0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断端刺破皮肤或黏膜,导致骨折部位与外界相通的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也可能由低能量创伤导致,如老年人跌倒。开放性骨折的主要特点是骨折端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容易发生感染。

开放性骨折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Gustilo分型进行评估,分为I型、II型和III型。I型开放性骨折伤口较小,通常小于1厘米,污染较轻。II型开放性骨折伤口较大,通常超过1厘米,伴有中度污染。III型开放性骨折伤口大,污染严重,常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的治疗需要紧急处理,包括清创、固定和抗感染治疗。清创是开放性骨折治疗的关键步骤,需要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和污染物。固定方式可以选择外固定架或内固定,具体取决于骨折类型和患者情况。抗感染治疗通常需要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

开放性骨折的并发症包括感染、骨不连、骨髓炎等。感染是开放性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治疗失败。骨不连是指骨折端无法正常愈合,可能需要二次手术。骨髓炎是严重的感染并发症,治疗难度大。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早期正确处理和规范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康复过程较长,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开放性骨折患者需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饮食上应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促进骨折愈合。康复期间应遵医嘱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如出现发热、伤口红肿疼痛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