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倒睫应当立即治疗
婴幼儿编辑
医普观察员
关键词: #婴儿
婴幼儿编辑
医普观察员
关键词: #婴儿
婴儿倒睫通常无须立即治疗,多数情况下可随生长发育自行改善。倒睫是指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刺激角膜,可能引起流泪、畏光等症状,若未合并感染或严重角膜损伤,一般优先观察。

婴儿面部骨骼及眼睑结构尚未发育完全,鼻梁低平、眼睑赘皮等生理性因素常导致暂时性倒睫。日常可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睫毛根部,避免揉眼。若出现轻微结膜充血,可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刺激,或短期涂抹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多数患儿在3岁前随面部骨骼发育,倒睫问题逐渐消失。

若倒睫持续至3岁以上,或出现角膜上皮反复脱落、角膜云翳等并发症,需考虑医疗干预。医生可能采用电解毛囊术破坏倒睫根部,或行眼睑内翻矫正术调整睑缘位置。极少数先天性睑内翻合并严重角膜损伤者,需尽早手术避免影响视力发育。所有治疗均需由眼科专科医生评估后实施。

家长应定期观察婴儿眼部情况,避免自行拔除倒睫造成毛囊损伤。保持婴儿双手清洁并修剪指甲,减少揉眼导致的二次伤害。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有助于维持婴儿角膜健康。若发现婴儿持续畏光、分泌物增多或睁眼困难,应及时就诊眼科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