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小腿肌肉拉伤有哪些原因呢怎么治疗

骨科编辑 医路阳光
0次浏览

关键词: #肌肉 #小腿

跑步小腿肌肉拉伤通常由热身不足、运动强度过大、肌肉疲劳、姿势错误、旧伤未愈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热身不足:

运动前未充分热身会导致肌肉温度低、柔韧性差,突然剧烈运动时肌纤维易撕裂。建议跑步前进行15分钟动态拉伸,如高抬腿、踝关节绕环等。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分钟。

2、运动强度过大:

超过肌肉承受能力的突然加速或长距离奔跑会造成腓肠肌过度牵拉。应遵循10%增量原则逐步提升跑量,拉伤后使用弹性绷带从足踝向膝盖方向螺旋缠绕加压,减轻肿胀。

3、肌肉疲劳:

连续运动导致肌糖原耗竭时,肌肉协调性下降更易拉伤。表现为运动中突发尖锐疼痛伴局部凹陷。恢复期可口服布洛芬缓解炎症,配合低强度骑自行车等交叉训练维持心肺功能。

4、姿势错误:

足部过度内翻或后蹬发力过猛会加重比目鱼肌负荷。建议通过视频分析步态,使用肌效贴辅助肌肉发力。物理治疗选择超声波促进微循环,每周3次直至压痛消失。

5、旧伤未愈:

既往拉伤后瘢痕组织弹性较差,二次损伤风险增加3倍。康复阶段需进行离心训练,如台阶踮脚缓慢下落,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改善肌腱黏连。重度撕裂需MRI评估是否手术缝合。

恢复期每日补充1.5克/公斤体重优质蛋白促进肌纤维修复,优先选择乳清蛋白和深海鱼。2周后可进行水中慢跑等无负重训练,逐步加入单腿提踵等力量练习。建议选择鞋跟落差4-8毫米的跑鞋,运动后使用泡沫轴放松腓肠肌内外侧头各3分钟。若6周后仍存在晨起僵硬或运动后肿胀,需排查慢性筋膜室综合征可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