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煮前要不要泡?中药是怎么煮的?

女性营养饮食编辑 医心科普
550次浏览

关键词: #中药

煮中药对很多人来说是普通的行动。但是,仔细观察的话,每个人在煮中药的时候,多少都有不同的习惯。例如,草药或者浸泡草药一段时间后煮的习惯。

那么,中药煮前不泡吗?

冷水浸泡药效好

中药在煎煮前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是中药煎煮法的重要环节。中药药材绝大多数是干货,干燥质地细密、坚硬,有效成分结晶或定形沉淀在细胞内,水分不易渗入,煎前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药材会变软,细胞会膨胀,有效成分容易煎。

部分药材含淀粉、蛋白质较多,不浸泡用火煎煮,药材表面淀粉糊化,蛋白凝固,堵塞药材表面毛细孔,水分不能进入,有效成分不易煎煮,影响药物疗效。

中药浸泡时间需要多久?

浸泡时间应掌握在1小时内,夏季药材浸泡不得超过30分钟,冬季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浸泡时间取决于药物,花、叶、细茎等质地疏松的药物,浸泡30分钟即可的块根、根茎、种子、果实等质地坚硬的药物,浸泡1小时矿物、动物、介壳类药物,浸泡时间更长。

中药怎么煮?

1、煎药器具

煎药器具,最好使用砂锅、陶罐、瓦罐等,避免使用铜、铁类金属锅。

2、水量

中药不宜用开水浸煮,加水量,干药需盖过药面3厘米。两煎药,只盖一厘米,滋补药就可以加水。多浸少煎可以充分煎药物的有效成分。

3、火候

火候应根据药物性能控制。先武后文是一般煎制原则,急火煮沸,文火慢煎。沸后,20分钟左右为宜。一般中药都是一日两次服用,所以,可以一次煮好,分两次服用。

发散解表药物,香味花叶类,紫苏、荆芥等煮沸后,煎10~15分钟即可。

所有滋养类药物,油腻厚重,不易出汁的药物,如熟地、黄精等沸腾40~60分钟后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