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告诉你月经有血块的原因

月经有血块可能与气血不畅、宫寒、气滞血瘀、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月经血块的形成主要与体内气血运行失调相关,可通过中药调理、艾灸、饮食调节等方式改善。
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气血运行缓慢,经血滞留形成暗红色血块,常伴随小腹坠胀感。日常建议用当归红枣茶温补气血,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中医常用八珍益母丸或乌鸡白凤丸调理,严重者可配合针灸三阴交穴位。
平时喜食生冷或腹部受凉易导致胞宫寒凝,经血遇寒凝结成块,色紫暗且伴有痛经。建议经前一周开始用艾叶煮鸡蛋温经散寒,避免游泳和冷水浴。可服用艾附暖宫丸或温经汤,配合隔姜灸关元穴改善循环。
情绪抑郁或压力过大易引起肝气郁结,经血排出不畅形成黑紫色血块,常见经前乳房胀痛。玫瑰花陈皮茶有助于疏肝解郁,适当练习八段锦调节气机。血府逐瘀胶囊或逍遥丸可活血化瘀,必要时采用刺络放血疗法。
异位内膜脱落时可能形成大量暗红血块,伴随进行性痛经和性交痛。需B超确诊后使用散结镇痛胶囊或桂枝茯苓胶囊,配合耳穴压豆疗法。长期患者可考虑少腹逐瘀汤加减,避免经期盆浴和性生活。
黏膜下肌瘤易导致经量增多伴大血块,周期缩短至20天左右。确诊后可用宫瘤消胶囊或大黄蛰虫丸控制增长,配合神阙穴贴敷疗法。肌瘤超过5厘米或引发贫血时,需考虑手术剔除,术后用归脾汤调理气血。
月经期间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每日用生姜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避免食用冰淇淋等寒凉食物。血块持续3个月以上或伴随严重腹痛、头晕乏力时,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平时可练习调息吐纳功调节内分泌,经期后服用四物汤补充流失的铁质,保持腰腹部温暖有助于预防血块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