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症状如何?

多发性子宫肌瘤的症状主要有月经异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不孕或流产、贫血等。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症状轻重与肌瘤数量、大小及位置有关。
多发性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可能影响子宫内膜面积及收缩功能,经血中可能出现血块。长期月经量过多可能引发继发性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月经。
肌瘤体积增大可能引起下腹部坠胀感或隐痛,尤其在经期加重。阔韧带肌瘤或宫颈肌瘤可能压迫盆腔神经,导致腰骶部酸痛。部分患者可能误以为是胃肠不适。若疼痛突然加剧,需警惕肌瘤蒂扭转或红色变性,建议及时就医。
前壁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后壁肌瘤可能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或排便困难。巨大肌瘤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肾积水。这些症状通常在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时出现,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黏膜下肌瘤可能改变宫腔形态妨碍受精卵着床,肌壁间肌瘤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导致胚胎发育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流产或胎位异常。备孕女性若发现肌瘤,建议评估肌瘤位置与大小,必要时行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剔除。
长期月经过多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活动后气促。血液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及血清铁降低。除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外,需针对肌瘤本身进行干预,如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缩小肌瘤体积。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或食物。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剧烈腹痛或尿潴留等症状需立即就诊。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运动。饮食上可增加瘦肉、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预防贫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