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及注意事项
心胸外科编辑
医心科普
心胸外科编辑
医心科普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尘埃传播和消化道传播。预防肺结核需注意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措施包括佩戴口罩、保持通风、避免密切接触患者、接种卡介苗等。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排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可能被感染。飞沫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尤其在密闭空间更易传播。与肺结核患者共处一室或密切接触会增加感染风险。飞沫沉降后附着在尘埃上,随空气流动再次扬起时也可能造成传播。消化道传播较为少见,主要发生在饮用未经消毒的带菌牛奶或食用被污染食物时。

预防肺结核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患者应主动佩戴口罩并及时接受规范治疗,有效治疗后传染性会明显降低。健康人群在接触患者时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在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时间。室内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易感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可接种卡介苗提高免疫力。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

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关键。患者应坚持完成6-8个月的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公共场所要定期消毒,医疗机构要做好感染控制。通过科学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肺结核的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