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诊断地中海贫血

血液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220次浏览

关键词: #贫血 #地中海贫血

中医诊断地中海贫血需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主要通过面色萎黄、爪甲苍白、舌淡脉细等气血两虚表现,结合家族病史及现代医学检查综合判断。中医将本病归为虚劳、血虚范畴,常见证型有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等。

1、望诊辨色

观察患者面色苍白或萎黄,眼睑、唇甲颜色淡白,毛发枯槁无光泽。重度贫血者可见巩膜黄染,皮肤出现瘀斑。舌象多表现为舌质淡白、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白腻。这些体征提示气血不足或脾失健运。

2、闻诊察息

患者常因气虚出现语声低微、呼吸短促,活动后喘息明显。部分患儿可闻及心前区收缩期杂音,与长期贫血导致心脏代偿性增大有关。中医认为此类表现属宗气不足,多与脾肺气虚相关。

3、问诊溯源

详细询问家族遗传病史、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染等情况。患者多主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食欲减退、肢体倦怠。儿童可有异食癖表现,如喜食泥土、冰块等。问诊需重点了解症状的寒热虚实属性,如畏寒肢冷属阳虚,潮热盗汗属阴虚。

4、切诊探脉

常见脉象包括细弱脉、沉迟脉或濡脉,反映气血两虚或阳气不足。重症可能出现结代脉,提示心脾两虚。切诊还需检查肝脾肿大程度,中医认为胁下积块与气滞血瘀、痰浊内阻有关。

5、辨证分型

根据四诊结果归纳证型,脾肾阳虚型见畏寒肢冷、便溏浮肿;肝肾阴虚型见五心烦热、耳鸣腰酸;气血两虚型见心悸失眠、月经量少。各证型可相互兼夹,需动态辨证。现代实验室检查如血红蛋白电泳、基因检测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参考。

中医治疗地中海贫血强调调理脾肾功能,常用归脾汤、八珍汤等方剂益气养血,配合阿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适量食用红枣、猪肝、黑芝麻等补血食材,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生存质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