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的常见症状肛裂治疗和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肛裂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排便疼痛、便血、肛门瘙痒、肛门痉挛、便秘等。肛裂治疗和护理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采取干预措施,通常包括调整饮食、局部用药、温水坐浴、保持肛门清洁、必要时手术治疗。

排便疼痛是肛裂最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排便时肛门撕裂样剧痛,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疼痛与肛管皮肤裂伤后暴露神经末梢有关,排便时粪便摩擦创面加重刺激。轻度疼痛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严重者需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药物保护创面。
便血多为鲜红色血液附着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滴血,出血量一般较少。由于排便时裂伤部位小血管破裂导致,长期便血可能引发贫血。保持大便软化可减少出血,必要时使用太宁栓等止血药物。
肛门瘙痒多因裂口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引起,可能伴随肛周潮湿感。需避免抓挠导致感染,可使用氧化锌软膏缓解症状。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排便后及时清洁。

肛门痉挛表现为排便后肛门括约肌反射性收缩,产生剧烈抽痛。可能与局部炎症刺激神经有关。温水坐浴可放松肌肉,严重痉挛需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缓解。
便秘既是肛裂诱因也是常见伴随症状,因患者恐惧疼痛刻意抑制排便所致。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有助于打破恶性循环。

肛裂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多吃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急性期可选择左侧卧位减轻肛门压力。若保守治疗2周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行肛裂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术后仍需坚持温水坐浴和饮食调理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