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牙周炎的局部因素是什么

口腔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00次浏览

关键词: #牙周炎

诱发牙周炎的局部因素主要有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牙齿排列不齐、不良修复体以及咬合创伤等。牙周炎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早期表现为牙龈出血和口臭,进展期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1、牙菌斑堆积

牙菌斑是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生物膜,长期未清除会引发牙龈炎症。菌斑中的厌氧菌分泌毒素破坏牙周组织,导致牙龈红肿出血。日常需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

2、牙结石刺激

钙化的牙菌斑形成坚硬牙结石,压迫牙龈并阻碍清洁。龈下结石会加剧牙周袋形成,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术或手工刮治术清除。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结石,避免其刺激牙周膜纤维降解。

3、牙齿排列不齐

拥挤错位的牙齿易形成清洁死角,增加菌斑滞留概率。正畸治疗可改善牙齿排列,减少局部刺激因素。对于已出现牙周炎者,需先控制炎症再进行正畸干预。

4、不良修复体

边缘不密合的牙冠或充填体会积聚食物残渣,刺激牙龈增生。修复体悬突可能机械性损伤牙周组织,需重新制作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的修复体。临床常见使用全瓷冠或树脂嵌体进行修复。

5、咬合创伤

异常咬合力会导致牙周膜受压缺血,加速牙槽骨吸收。夜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深覆合患者可能需调磨牙尖或正畸治疗。咬合调整需在牙周基础治疗完成后进行。

预防牙周炎需每日两次有效刷牙,配合牙间隙刷清洁邻面,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吸烟者应戒烟以减少血管收缩对牙周血供的影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牙龈出血持续超过一周、牙齿松动移位等情况时,应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