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是什么病
传染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传染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继发性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再次感染或体内潜伏病灶复燃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属于肺结核的常见临床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多由初次感染后潜伏的结核菌重新活动导致,少数为外源性再感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原发灶中静止的结核菌可经血行播散至肺尖等氧分压较高区域形成新病灶。常见诱因包括糖尿病控制不佳、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等免疫缺陷状态。
典型病变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呈现渗出、增生和坏死并存的多样化病理改变。病灶中心可见干酪样坏死,周围环绕类上皮细胞和朗汉斯巨细胞,形成结核性肉芽肿。病变易发生液化空洞,成为重要传染源。
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伴随咳嗽、咯血等呼吸道表现。部分患者以痰中带血为首发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大咯血。病变范围较大时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合并感染时可见脓性痰。

痰涂片抗酸染色和结核菌培养是确诊依据,分子生物学检测如GeneXpert可快速诊断。胸部X线可见上肺野斑片状阴影伴空洞形成,CT能更清晰显示病灶特征。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辅助诊断。
采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等药物联合化疗,强化期2个月后进入4个月巩固期。对耐药结核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方案,必要时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等二线药物。治疗期间须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视力变化。

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咳嗽时掩住口鼻,痰液需消毒处理。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规律作息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全程规范用药是治愈关键,擅自停药易导致治疗失败和耐药性产生。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不可自行减药或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