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出现后的治疗方法

传染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126次浏览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

肺结核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隔离防护、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咯血、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1、抗结核药物治疗

肺结核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药物联合治疗。抗结核药物需规律服用6-9个月,不可自行停药。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视神经炎等不良反应,需定期复查。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厚壁空洞、大咯血或单侧毁损肺等情况,可能需行肺叶切除术或全肺切除术。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手术治疗后仍需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

3、营养支持

肺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患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瘦肉等。同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

4、隔离防护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进行呼吸道隔离,佩戴口罩避免飞沫传播。痰液需消毒处理,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密切接触者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必要时预防性服药。

5、心理疏导

长期治疗可能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专业心理咨询缓解压力。加入患者互助小组,分享治疗经验。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帮助建立治疗信心。

肺结核患者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注意监测体温变化,记录痰液性状。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胸部X线片和痰结核菌检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治愈后仍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预防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