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传染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传染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肺结核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染。肺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播方式有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是主要传染源,与患者长期密切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孕妇感染后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

呼吸道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核,这些飞沫核在空气中悬浮,被健康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飞沫传播的风险与患者排菌量、接触距离和环境通风情况有关。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飞沫核可长时间悬浮,增加传播概率。
密切接触传播指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长期共同生活或工作,通过直接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分泌物而感染。结核杆菌可在患者使用过的餐具、衣物等物品表面存活数小时至数天,接触这些污染物后未及时清洁双手,再触摸口鼻可能导致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通过接触传播感染。

母婴垂直传播是较为少见的传播方式。孕妇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时,结核杆菌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或在分娩过程中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这种传播方式的发生概率较低,但可能导致先天性结核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孕妇肺结核可有效预防母婴传播。

预防肺结核传播需采取综合措施。肺结核患者应佩戴口罩并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健康人群应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接种卡介苗可帮助儿童预防重症结核病,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结核病筛查。如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