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的肺结核症状

传染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54次浏览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

肺结核的严重症状主要有持续咳嗽、咯血、胸痛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或传染他人。

1、持续咳嗽

肺结核患者通常会出现持续2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伴有黄绿色黏液痰。咳嗽与肺部组织被结核菌破坏、支气管受刺激有关。若咳嗽加重或痰中带血,提示可能存在空洞型肺结核或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需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CT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治疗。

2、咯血

约三分之一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多因肺部血管被结核病灶侵蚀导致。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丝,大量咯血时可能引发窒息或失血性休克。这种情况需立即就医,临床可能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止血,同时加强抗结核治疗如乙胺丁醇片联合链霉素注射液。

3、胸痛

胸痛常位于病变一侧,呈钝痛或刺痛,深呼吸时加重。这与胸膜受累、结核性胸膜炎或气胸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胸腔积液,需通过超声定位穿刺引流。治疗需在标准抗结核方案基础上,短期加用泼尼松片减轻胸膜粘连。

4、发热盗汗

午后低热伴夜间盗汗是典型结核中毒症状,体温多在37.5-38.5℃波动。由于结核菌毒素和坏死物质吸收引起全身反应,患者常感乏力。需与普通感冒鉴别,确诊后使用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喷丁胶囊等药物,发热严重时可临时用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

5、体重下降

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3个月内体重可下降10%以上,与机体高代谢状态、食欲减退及营养吸收障碍有关。建议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粉剂。治疗有效后2-3个月体重可逐渐恢复,若持续消瘦需排查是否合并糖尿病或HIV感染。

肺结核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完成6-8个月规范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日常应保持居室通风,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餐具煮沸消毒。饮食宜选择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出现视力模糊、关节痛等药物不良反应时及时就诊。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