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发病后有什么症状
传染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传染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肺结核发病后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症状可能较轻,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肺结核患者早期常出现持续性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转为咳痰。咳嗽多在晨起或夜间加重,持续时间较长,常规止咳治疗效果不佳。咳嗽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刺激支气管黏膜或肺部病灶累及支气管有关。
肺结核患者咳痰多为白色黏液痰,当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可变为黄色脓性痰。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大量脓痰,痰中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痰液检查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这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依据。
约三分之一的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表现为痰中带血或整口咯血。咯血多因肺部病灶侵蚀血管所致,少量咯血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大量咯血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咯血后可能出现低热,这与血液吸收有关。

肺结核患者常出现胸部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病变部位,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胸痛可能与胸膜受累或肺部炎症刺激有关。部分患者可伴有胸闷、气促等不适感,尤其在活动后明显。
肺结核患者多出现午后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摄氏度之间,可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发热可能与结核分枝杆菌释放毒素和机体免疫反应有关。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这通常提示病情较重或合并其他感染。

肺结核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应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和痰菌检查。咳嗽、打喷嚏时应遮掩口鼻,痰液应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病筛查。如出现症状加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