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的症状和措施

传染科编辑 医心科普
694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等。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种疫苗、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肠溶片等药物干预、重症患者住院治疗等方式应对。百日咳通常由飞沫传播、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感染者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呕吐、面部充血等症状。

1、阵发性咳嗽

百日咳初期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7-10天后转为特征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发作时连续十余声至数十声短促咳嗽,常咳至面红耳赤、弯腰弓背。咳嗽末伴深长吸气性鸡鸣样回声,夜间发作更为频繁。婴幼儿可能出现咳嗽后呕吐或窒息发作。

2、鸡鸣样回声

典型表现为咳嗽发作末出现的吸气性鸡鸣样吼声,由气流通过痉挛的声门产生。该症状在2岁以下婴幼儿中更为明显,随年龄增长可能逐渐减弱。新生儿可能仅表现为呼吸暂停、发绀而无典型咳嗽,需特别警惕。

3、面部充血

剧烈咳嗽发作时因胸腔压力增高,可能导致颜面充血水肿,严重者出现结膜下出血、鼻出血等。婴幼儿可见舌系带溃疡,因咳嗽时舌外伸摩擦下门齿所致。这些体征有助于与其他呼吸道疾病鉴别。

4、传播途径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细菌扩散至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含菌飞沫后,细菌附着于呼吸道纤毛上皮繁殖并释放毒素。家庭成员密切接触的感染概率超过80%,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易发生暴发流行。

5、疫苗接种

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的联合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我国现行免疫程序为3、4、5月龄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18-24月龄加强1剂次。疫苗保护期约4-12年,青少年和成人建议每10年加强接种。接触患者后72小时内可进行暴露后预防。

百日咳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润,避免冷空气、烟雾等刺激。饮食宜少量多餐,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咳嗽发作时协助拍背排痰,婴幼儿需密切观察呼吸状况。所有家庭成员均应做好手卫生,患者分泌物需消毒处理。恢复期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呼吸暂停、惊厥、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