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疼痛怎么办?

肠炎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口服补液盐、使用解痉药物、抗生素治疗等方式缓解。肠炎通常由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异常、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
急性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缓解期逐步过渡到软烂面条、蒸蛋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高脂高糖食物,减少牛奶等可能加重腹胀的饮品。少食多餐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
用40℃左右热水袋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肠痉挛。注意防止烫伤,婴幼儿及糖尿病患者需谨慎。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松弛肠道平滑肌。
口服补液盐散可预防脱水,推荐选择葡萄糖电解质配方。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少量多次饮用。严重呕吐无法进食者需静脉补液。补液时需同步监测尿量及精神状态。
颠茄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抗胆碱药可抑制肠道蠕动。匹维溴铵片通过钙离子拮抗作用缓解痉挛。用药需排除肠梗阻等禁忌证,青光眼患者禁用抗胆碱类药物。
细菌性肠炎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或蒙脱石散。艰难梭菌感染需用万古霉素胶囊。抗生素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真菌性肠炎需配合抗真菌药物。
肠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注意观察大便性状及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慢性肠炎患者需定期复查肠镜,避免进食不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