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部位出血,患者出现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是急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止血、治疗原发病、必要时输血和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应根据出血量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

1、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原则应采取积极措施,补充血容,纠正水电解质失衡,预防和治疗失血性休克,积极给予止血治疗,同时进行积极病因诊断和治疗,避免出现休克症状。

2、补充血容,可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右酸酐等。尽快输血,维持和恢复血容,有效循环。

3、超过24至48小时未止血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危害生命。

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治疗

1、主要看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量少的话,50ml以下或者200ml以下,基本上不用给药,禁食24小时左右,注意休息,几乎可以缓和。

2、出血量大时,500ml以上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1500~2000ml容易引起生命危险,需要积极补充液体、输血、止血等对症治疗。

3、消化道出血需要明确出血的性质和出血部分,如果是简单的胃粘膜病变引起的出血,基本上可以观察2~3天缓和。如果是溃疡性出血,需要给予积极的治疗溃疡的同时,外科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