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如何清洁?

月经期间清洁可通过温水清洗、勤换卫生用品、选择透气内裤、避免盆浴、注意手部卫生等方式进行。
使用温水每日清洗会阴部1-2次,水温控制在35-40摄氏度,避免使用肥皂或洗液破坏酸碱平衡。清洗时从前向后轻柔擦拭,防止肛周细菌污染尿道或阴道。若存在经血残留,可用无菌棉签蘸取温水局部清洁。
卫生巾或棉条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夜间不超过8小时。经血量多时需增加更换频率,避免细菌滋生。使用前需清洁双手,拆封后注意保存环境干燥,过期产品禁止使用。
穿着纯棉或透气材质内裤,每日更换并单独手洗晾晒。避免穿着过紧的化纤内裤导致局部潮湿闷热,可能诱发外阴瘙痒或接触性皮炎。经期可准备专用内裤,与其他衣物分开清洗。
月经期间建议采用淋浴,禁止坐浴或泡澡。盆浴可能导致污水逆流引发盆腔感染,尤其存在阴道炎病史者风险更高。游泳、温泉等水上活动应暂停,防止病原体通过水体传播。
更换卫生用品前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指甲缝需重点清洁。接触经血后避免直接触碰眼口鼻,防止病原体经手传播。公共场所可携带免洗洗手液应急使用。
月经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进行散步等温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外阴红肿、异常分泌物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经期结束后建议用沸水烫洗内裤并阳光暴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