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昏迷的原因

神经外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478次浏览

关键词: #脑梗塞 #昏迷

脑梗塞昏迷通常由大面积脑组织缺血坏死、脑干功能受损或严重脑水肿引起,可能与脑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血压骤降等因素有关。昏迷是脑梗塞病情危重的表现,需立即就医。

脑动脉闭塞是导致脑梗塞昏迷的常见原因。当主干动脉如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完全阻塞时,会引发广泛脑区缺血。这种情况常伴随偏瘫、失语等局灶症状,随着缺血时间延长,患者可能逐渐出现意识障碍。治疗需在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阿替普酶、尿激酶注射液等。

心源性栓塞引起的脑梗塞往往突发且严重。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脱落可堵塞脑血管,造成大面积脑梗死。这类患者可能突发昏迷,伴有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异常等脑疝表现。除抗凝治疗外,必要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缓解颅内高压。

血压骤降会导致脑灌注不足,尤其在已有脑血管狭窄的患者中更易发生。严重低血压时,脑组织供血不足可引发分水岭区梗死,表现为意识模糊或昏迷。这种情况需要稳定血压,避免使用强效降压药物,同时改善脑循环。

脑干梗死可直接损伤意识中枢。当基底动脉闭塞影响脑桥网状结构时,患者会迅速陷入昏迷,常伴瞳孔针尖样缩小、高热等特征。这类患者预后较差,部分需气管插管维持呼吸,早期可尝试动脉取栓治疗。

大面积脑水肿是脑梗塞后昏迷的重要机制。梗死灶周围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水分渗入脑组织形成水肿。当颅内压超过代偿能力时,会发生脑疝压迫脑干。治疗需抬高床头、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或呋塞米注射液脱水,必要时行外科减压。

脑梗塞昏迷患者需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恢复期应进行吞咽功能评估,避免误吸。家属需协助定期翻身预防压疮,配合医生进行促醒治疗如声光刺激。饮食宜选择易消化流质,逐步过渡到匀浆膳。康复训练应早期介入,但需根据意识状态调整强度。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