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空腹11以上怎么办?

血糖值空腹11毫摩尔/升以上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监测血糖、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方式干预。空腹血糖升高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饮食不当、应激反应、其他疾病等因素引起。
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合并肥胖者需控制总热量摄入,使体重逐步降至合理范围。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分次完成。抗阻训练每周2-3次,重点锻炼大肌群。运动时间建议在餐后1小时开始,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急需。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波动情况。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血糖控制水平。出现头晕、心悸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测血糖。监测数据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时参考,避免凭感觉判断病情。
二甲双胍片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阿卡波糖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格列美脲片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联合用药时需警惕低血糖风险。
对于胰岛功能严重受损者,需采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方案。胰岛素注射需掌握正确的部位轮换方法,避免皮下脂肪增生。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精细调整剂量,旅行时注意胰岛素保存温度。胰岛素治疗期间仍需配合饮食运动管理。
建立规律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戒烟限酒,避免情绪剧烈波动。每3-6个月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急救糖块。家属应学习低血糖识别与处理,共同参与疾病管理。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应对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