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如何护理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87次浏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护理

心律失常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监测心率、遵医嘱用药、避免诱因、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遗传因素等有关。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自主神经功能,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饮食上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内。

2、监测心率

使用智能手环或家用心电图仪定期记录心率变化,重点关注清晨和夜间心率。发现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低于50次/分时需记录发作时间与伴随症状。监测时应保持静坐状态,避免测量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3、遵医嘱用药

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盐酸普罗帕酮片时需严格遵循用药时间。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突然停药,胺碘酮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和肺部CT。若出现头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4、避免诱因

控制情绪波动,可通过深呼吸训练缓解紧张焦虑。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诱发血管痉挛。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部分抗生素如红霉素可能延长QT间期,用药前应告知医生心律失常病史。

5、定期复查

稳定期患者每3-6个月需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者应加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复查前24小时避免饮用功能性饮料,携带既往心电图报告供医生对比。出现心悸加重、晕厥前兆等症状时应提前就诊。

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烹饪时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保持环境温度在20-24℃之间,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建议学习腹式呼吸法,每日练习2次,每次10分钟。外出时随身携带病历卡和常用药物,避免单独进行游泳、登山等高风险活动。家属应了解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定期检查家庭急救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