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酊的注意事项

使用碘酊时需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过敏体质者慎用、不可与红药水同用、伤口面积过大或深度较深时禁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碘酊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主要成分为碘和碘化钾,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使用前需清洁消毒部位,用棉签蘸取适量碘酊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涂抹,消毒范围应超过伤口边缘。皮肤完整处可直接涂抹,破损皮肤会有短暂刺痛感属正常现象。碘酊杀菌作用强但刺激性较大,面部、会阴等皮肤薄嫩部位建议稀释后使用。消毒后待其自然干燥即可形成保护膜,无须擦拭或冲洗。碘酊易挥发需密封避光保存,溶液变淡黄色或产生沉淀时应停止使用。对碘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反应,应立即用75%酒精脱碘并用清水冲洗。
碘酊不可与汞溴红溶液同时使用,两者混合会产生有毒碘化汞腐蚀皮肤。大面积烧伤、溃疡性伤口禁用碘酊消毒,可能影响创面愈合并增加碘吸收风险。甲状腺疾病患者长期大面积使用需监测甲状腺功能。误服碘酊会导致消化道灼伤,需立即饮用淀粉类溶液并就医。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避免误食或入眼。消毒器械时浸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金属器械消毒后应及时擦净防止腐蚀。碘酊棉球应现用现配,久置会降低有效碘浓度影响消毒效果。
日常使用碘酊消毒后,可配合无菌敷料覆盖保护创面。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接触污染物。饮食中适量增加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如出现持续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或消毒后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储存时需将碘酊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阴凉处,远离火源及易燃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