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这四个异常或是糖尿病的迹象

关键词: #糖尿病
关键词: #糖尿病
脚部出现皮肤干燥皲裂、伤口愈合缓慢、麻木刺痛、真菌感染反复发作等异常表现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迹象。糖尿病足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损伤引起,可能伴随足部畸形、溃疡甚至坏疽。建议及时检测血糖并就医评估。
高血糖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减少汗腺和皮脂腺分泌,使足部皮肤失去天然保湿屏障。表现为足跟、足底皮肤增厚开裂,可能伴随鱼鳞状脱屑。日常需使用尿素软膏保湿,避免赤脚行走。若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疼痛感知下降,易因微小裂口发展为深度溃疡。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微循环供血,同时抑制白细胞免疫功能。足部轻微擦伤或水泡可能持续数周不愈,甚至继发细菌感染。临床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需配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助于判断血糖控制情况。
糖代谢异常会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早期表现为足底蚁走感、袜套样感觉异常,后期可能出现痛觉过敏或消失。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发现传导速度减慢。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可改善神经代谢,但需配合血糖控制才能延缓病变进展。
足癣长期不愈与高血糖环境下皮肤屏障破坏有关,趾间浸渍发白、鳞屑脱皮等症状易复发。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抗真菌药物需延长疗程使用。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真菌病时,可能需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选择透气棉袜及宽松鞋具,避免热水泡脚导致烫伤。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核心措施,建议定期进行下肢动脉超声和神经功能筛查。出现足部红肿热痛、黑色焦痂等表现时须立即就医,防止感染扩散引发骨髓炎或败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