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律失常有什么讲究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治疗心律失常需根据类型和病因采取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植入器械及生活方式调整。心律失常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遗传因素等引起,需通过心电图、动态监测明确诊断后针对性干预。
药物治疗适用于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如盐酸胺碘酮片可延长心肌动作电位,盐酸普罗帕酮片通过钠通道阻滞减缓传导,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选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或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提升心率。导管消融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异常电信号通路,对房颤、室上速等效果显著,需术前三维标测定位病灶。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患者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危人群可考虑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合并冠心病、心衰等基础疾病时需同步治疗原发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电解质紊乱诱发者应纠正代谢失衡。
日常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戒烟并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心脏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保持情绪稳定,学会腹式呼吸缓解应激反应。监测脉搏节律异常时记录发作诱因和持续时间,复诊时携带完整用药记录。术后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定期检查器械工作状态。出现持续心悸、晕厥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