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下出血的注意事项
眼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关键词: #出血
眼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关键词: #出血
结膜下出血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注意避免揉眼、防止感染、观察伴随症状、控制基础疾病及避免剧烈运动。结膜下出血是指结膜下小血管破裂导致的眼表出血,多数情况下7-14天可自行吸收。

避免揉眼是防止出血加重或继发感染的关键措施。结膜下出血时眼部可能有轻微异物感,但揉眼会导致血管再次破裂或引入细菌。可遵医嘱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不适,若需清洁眼周应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
防止感染需保持眼部卫生,避免使用不洁物品接触眼睛。游泳、洗头时建议佩戴护目镜,女性患者应暂停眼妆。若出现黄色分泌物、明显疼痛或视力下降,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观察伴随症状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进一步检查。单纯结膜下出血通常无痛感且不影响视力,若合并头痛、眼压升高或视物模糊,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全身性疾病相关,需监测血压血糖并完善眼底检查。

控制基础疾病能减少复发风险。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糖尿病患者需维持血糖稳定。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者若频繁出血,需复查凝血功能调整用药方案。
避免剧烈运动可降低再出血概率。出血急性期应暂停跑步、举重等可能升高眼压的活动,打喷嚏或咳嗽时可轻按眼球减少冲击。出血吸收后恢复运动需循序渐进,潜水、蹦极等极限运动前建议咨询眼科医生。

结膜下出血恢复期间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有助于血管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过量饮酒。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用眼30分钟后远眺放松。若出血范围扩大或3周未吸收,需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排除其他眼表疾病。老年患者或反复发作者建议每半年监测血压及眼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