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自闭的早期表现

婴儿自闭的早期表现主要有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缺乏反应、社交互动缺失、语言发育迟缓、重复刻板行为等。自闭症谱系障碍通常在婴幼儿期即可观察到异常行为,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干预。
患儿常避免与他人眼神交流,哺乳时较少注视母亲面部,对逗引缺乏眼神回应。这种表现可能与大脑社交神经环路发育异常有关,需通过专业评估工具如M-CHAT量表筛查。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是否在清醒状态下持续回避对视,尤其在互动游戏中表现明显。
正常婴儿在6个月后会对名字产生定向反应,而自闭症患儿往往对呼唤无应答,甚至对大声呼叫也置若罔闻。这种现象并非听力障碍所致,而是社交信息处理异常的表现。家长发现婴儿反复出现此情况时,应记录具体场景并及时向发育行为科医生反馈。
患儿极少出现分享行为,如不会用手指物展示兴趣,难以与他人建立共同注意力。12月龄后仍缺乏社交性微笑、拥抱等情感互动,对同龄儿童漠不关心。这些表现提示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异常,可通过早期行为干预改善社交能力。
超过18个月仍未出现有意义单词,或出现语言倒退现象,如原本会说的词汇突然消失。部分患儿虽然能机械复述词语,但缺乏交流意图,语言语调单调刻板。建议家长定期记录语言里程碑,发现异常时结合言语评估量表进行专业判断。
表现为执着于特定玩具的局部(如车轮旋转),重复拍手、摇晃身体等固定动作,对生活规律变化极度抗拒。这些行为可能与感觉信息处理障碍有关,结构化教育训练能帮助患儿建立适应性行为模式。
家长发现婴儿存在多项上述表现时,应尽早就诊儿童发育行为科或神经发育门诊。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面对面游戏、共同阅读等方式增加互动机会,避免过度使用电子屏幕。记录婴儿行为表现视频有助于医生评估,干预训练需在专业机构指导下持续进行。保持规律作息和营养均衡对神经发育具有支持作用,但须明确自闭症的核心症状需通过行为干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