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蛋白酶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眼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眼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糜烂蛋白酶是一种具有蛋白水解作用的酶类制剂,主要用于创面清创、炎症消散及组织修复。使用该药物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接触眼部黏膜,过敏体质者禁用。

糜烂蛋白酶能选择性分解坏死组织,常用于烧伤、溃疡等创面的酶学清创。其通过水解变性蛋白肽键,液化脓液和腐痂,促进健康肉芽组织生长。临床多与生理盐水配制成溶液湿敷,或联合抗生素使用。需注意清创后及时清除残留酶液,防止过度消化正常组织。
该药物可分解炎症部位蛋白质渗出物,用于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能降低组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常采用雾化吸入或腔道灌注给药。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和炎症指标,出现异常疼痛或出血应立即停药。
在骨科和胸外科手术后,糜烂蛋白酶能加速血肿吸收和纤维蛋白溶解。可肌肉注射或局部注射使用,帮助减少术后粘连。使用时应避开大血管,术后72小时内给药效果最佳。糖尿病患者使用需加强血糖监测。

对于支气管扩张伴痰液粘稠的患者,该酶能降低痰液粘度,常与糜蛋白酶组成复方制剂雾化使用。治疗期间需配合体位引流,观察有无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肺结核活动期患者禁用。
糜烂蛋白酶绝对禁止用于眼部治疗。该酶可能损伤角膜基质层,导致角膜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操作时如不慎接触眼睛,应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检查。

使用糜烂蛋白酶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避免与抗凝血药物联用。药物需冷藏保存,配制后溶液应在4小时内使用。治疗深度创面时建议联合使用生长因子制剂,日常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