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甲型肝炎?

肝胆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214次浏览

关键词: #甲型肝炎 #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典型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和黄疸。

1、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生食未彻底清洗的蔬菜水果、食用未煮熟的贝类海鲜是高风险行为。病毒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传播,如照顾患者或性接触。

2、高危人群

儿童、旅行者、男男性行为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儿童感染后症状较轻,但成人感染可能出现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前往流行地区的旅行者应提前接种疫苗。

3、典型症状

潜伏期2-6周后出现发热、恶心、右上腹疼痛,随后出现深色尿液和黄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症状通常持续2个月以内。

4、诊断方法

血液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体IgM可确诊。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显著升高。超声检查可排除胆道梗阻等其他肝病。需与乙型、丙型肝炎及药物性肝损伤鉴别。

5、预防措施

接种甲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饮用煮沸水。感染者应隔离至黄疸出现后1周,排泄物需消毒处理。密切接触者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甲型肝炎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饮酒和高脂饮食。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鱼肉和新鲜蔬菜。餐具需单独消毒,家庭成员应监测体温和尿色变化。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但需定期复查肝功能直至指标正常。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