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恶露的保健

产褥期恶露的保健主要通过保持会阴清洁、观察恶露变化、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恶露是产后子宫蜕膜脱落、血液和坏死组织排出的生理现象,通常持续4-6周,若出现异常需警惕感染或宫腔残留。
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2-3次,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肛周细菌污染阴道。使用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并勤更换,禁止盆浴或阴道冲洗。会阴伤口未愈合者可用0.05%聚维酮碘溶液消毒,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清洁不当可能引发外阴炎或上行感染。
正常恶露分三个阶段:血性恶露持续3-4天,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白色恶露持续2-3周。需记录恶露颜色、气味和量的变化,若血性恶露超过2周、出现恶臭或发热,可能提示胎盘残留或子宫内膜炎。建议使用专用恶露记录卡便于监测。
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帮助组织修复,适量进食动物肝脏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西蓝花、猕猴桃促进铁吸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饮用红糖姜茶促进宫缩排淤,但糖尿病产妇须控制糖分摄入。营养不足可能延缓子宫复旧。
产后6-12小时可开始床上翻身,24小时后逐步下床行走,每日活动3-4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适当走动能促进恶露排出和子宫收缩,但需避免提重物或久蹲增加腹压。剖宫产产妇应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调整活动强度。完全卧床可能引发静脉血栓。
若恶露突然增多、持续鲜红色、伴有血块或组织物排出,或出现发热、下腹剧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开具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收缩,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或进行超声检查排除胎盘残留。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或败血症。
产褥期需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以促进恢复,哺乳可刺激缩宫素分泌帮助子宫复旧。居室温度维持在24-26℃避免受凉,产后42天内禁止性生活。每周测量宫底高度评估复旧情况,42天后需返院复查超声和盆底功能。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时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恶露未尽前不宜服用活血类中药。建议准备电子体温计和血压计居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产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