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背痛是为什么?

孕妇背痛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增大、姿势不良、肌肉劳损、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背痛通常表现为腰部酸痛、活动受限、夜间加重等症状,可通过调整姿势、适度运动、热敷按摩、使用护具、补充钙质等方式缓解。
妊娠期孕激素和松弛素水平升高会导致韧带松弛,腰椎稳定性下降,可能引起腰骶部酸痛。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建议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时用孕妇枕支撑腰部。若疼痛持续加重,需警惕耻骨联合分离。
随着胎儿发育,增大的子宫会使重心前移,腰椎前凸角度增加,导致竖脊肌持续紧张。日常可穿托腹带分担压力,坐立时保持背部挺直,避免穿高跟鞋。若伴随下肢麻木或排尿异常,需排除腰椎间盘突出。
孕妇习惯性后仰或驼背会加重脊柱负担,可能引发肌肉痉挛。可通过游泳、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核心肌群,每坐立30分钟起身活动。疼痛明显时可局部热敷,但避免温度超过40℃。
妊娠期体重增长过快或突然转身可能造成腰背肌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障碍。急性期可用冰敷缓解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日常可遵医嘱使用硫酸镁溶液湿敷,禁止自行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胎儿钙需求增加可能导致母体骨量减少,引发椎体压缩性疼痛。需每日补充600毫克钙片和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豆腐等富钙食物。若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畸形,需进行骨密度检查。
孕妇应选择硬板床并采取左侧卧位,避免提重物或突然弯腰。饮食上增加牛奶、虾皮、黑芝麻等含钙食物,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若背痛伴随发热、血尿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排除肾盂肾炎或早产风险。定期产检时可通过血清钙磷检测和脊柱触诊评估骨骼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