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过了怎么办?

产科编辑 医言小筑
155次浏览

关键词: #预产期

预产期过了可通过胎心监护、B超检查、催产素引产、人工破膜、剖宫产等方式处理。预产期推迟可能与胎儿发育异常、胎盘功能减退、孕妇激素水平不足、骨盆狭窄、宫缩乏力等因素有关。

1、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是评估胎儿宫内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测胎心率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缺氧。预产期超过1周后需每天进行胎心监护,若出现胎心率基线变异减少或晚期减速等异常,提示胎儿窘迫可能。此时需结合B超检查羊水量及脐血流情况综合判断,必要时立即终止妊娠。

2、B超检查

B超可测量羊水指数、胎盘成熟度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预产期超过后羊水每周减少约30%,羊水指数低于5厘米或胎盘Ⅲ级钙化时,提示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于6分需考虑干预,该检查能发现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异常情况。

3、催产素引产

催产素引产适用于宫颈条件成熟但宫缩乏力的孕妇。用药前需评估宫颈Bishop评分,超过6分者成功率较高。静脉滴注缩宫素注射液需严格控制剂量,同时持续胎心监护。若出现强直性宫缩或胎儿窘迫应立即停药,该方式可能导致子宫破裂等并发症。

4、人工破膜

人工破膜适用于胎头已衔接且宫颈扩张3厘米以上的孕妇。破膜后观察羊水性状,若呈Ⅲ度污染需警惕胎儿吸入性肺炎。该方法可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促进宫缩,但可能增加脐带脱垂风险,破膜后12小时未临产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

5、剖宫产

剖宫产适用于胎儿窘迫、头盆不称或引产失败等情况。预产期超过2周且伴有羊水过少时,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概率。手术需权衡产妇疤痕子宫破裂风险,术后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血栓,并监测产后出血量。

预产期超过1周后孕妇应增加胎动计数频率,每日早中晚各数1小时,12小时累计少于10次需就医。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胎盘早剥。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可适量食用牛肉、猪肝等,但需控制血糖水平。每周进行2次产检,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变化,出现规律腹痛或阴道流液应及时住院待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吃什么会流产
下一篇:产后如何收腹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