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需要注意什么?

产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90次浏览

关键词: #怀孕

怀孕后需要注意定期产检、营养补充、适度运动、情绪管理和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孕期护理需兼顾生理健康与心理调适,通过科学管理降低妊娠风险。

1、定期产检

妊娠12周前需完成建档及首次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超声确认胚胎发育情况。孕中期每4周进行一次产检,重点监测血压、血糖及胎儿超声结构筛查。孕晚期需增加胎心监护频率,36周后建议每周检查评估分娩条件。产检能及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

2、营养补充

每日需补充400微克叶酸片至孕3个月,预防神经管畸形。孕中晚期增加钙片600毫克/天和铁剂30毫克/天,满足胎儿骨骼发育及预防贫血。优质蛋白摄入应达70克/天,优选鱼肉、禽蛋及豆制品。控制精制糖摄入,水果每日200-350克为宜。

3、适度运动

无禁忌症孕妇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期瑜伽、游泳或快走。运动时心率不超过140次/分钟,避免跳跃及仰卧动作。规律运动可改善便秘、降低妊娠糖尿病风险,但出现阴道流血或宫缩需立即停止。

4、情绪管理

孕激素变化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倾诉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量表评分≥10分需心理干预,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舍曲林片等妊娠B类抗抑郁药。配偶参与陪伴能显著降低产前抑郁概率。

5、风险规避

禁止吸烟饮酒,避免接触甲醛、射线等致畸物。慎用药物,发热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避免搬运重物及长时间站立,妊娠32周后禁止长途旅行。出现阴道流液、规律宫缩或胎动减少需急诊就医。

建议保持卧室通风干燥,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饮食注意生熟分开,避免李斯特菌感染风险。可阅读《孕期指南》等权威资料,参加正规医院孕妇学校。出现皮肤瘙痒伴黄疸或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需警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或子痫前期,应立即就医。建立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9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1小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