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起白泡是怎么回事?

眼角起白泡可能与结膜结石、睑板腺功能障碍、过敏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局部用药、热敷、手术剔除等方式治疗。
结膜结石是结膜上皮细胞和黏液分泌物堆积形成的黄白色颗粒,通常表现为眼睑内侧面有硬结,伴随异物感。可能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或维生素A缺乏有关。治疗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感染,严重者需在表面麻醉下用针头剔除结石。
睑板腺分泌异常会导致油脂淤积形成白色泡沫状分泌物,常见症状为眼睑边缘油腻、灼热感。与用眼过度或饮食高脂有关。建议每日用40-45℃热毛巾敷眼5-10分钟,配合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结膜血管扩张形成白色滤泡,伴随剧烈瘙痒和流泪。需避免揉眼,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抑制过敏反应,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抗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可引起脓性分泌物和白色伪膜,晨起时眼睑常粘连。需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抗菌治疗,保持眼部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腺病毒感染导致结膜充血水肿,出现白色膜状渗出物,常伴随耳前淋巴结肿大。具有强传染性,需隔离处理。可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抗病毒,配合冷敷缓解症状。
日常应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减少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若白泡持续增大或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游泳时佩戴护目镜可预防病原体感染,过敏体质者需远离已知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