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有什么认识错误
男性生殖感染编辑
医普小能手
关键词: #梅毒
男性生殖感染编辑
医普小能手
关键词: #梅毒
梅毒的常见认识错误主要有将梅毒与艾滋病混淆、认为梅毒仅通过性接触传播、误以为梅毒症状会自行消失、忽视母婴传播风险、低估无症状潜伏期的危害等。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染病,需规范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部分人群误将梅毒与艾滋病等同,两者病原体及传播机制完全不同。梅毒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早期表现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而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导致,主要破坏免疫系统。梅毒通过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可治愈,艾滋病目前无法根治但能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
梅毒虽以性传播为主,但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共用针具或输入污染血液感染。二期梅毒患者的黏膜疹分泌物中含有大量螺旋体,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也可能造成传播。日常接触如共用餐具、衣物或游泳池通常不会传染。
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可能在不治疗情况下自行愈合,但这不代表痊愈,螺旋体仍在体内繁殖进入二期。未经治疗的梅毒会进展为潜伏期和晚期,引发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严重损害。早期使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等药物可彻底清除病原体。

妊娠期梅毒未治疗会导致流产、死胎或先天梅毒儿,表现为哈钦森齿、鞍鼻等特征。所有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确诊后立即注射青霉素治疗。哺乳期母亲若患活动性梅毒,需暂停母乳喂养直至完成疗程。
梅毒潜伏期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学检测阳性,具有传染性且可能突然进展为晚期。部分患者误以为无症状即无需治疗,实则需定期复查并完成足疗程青霉素治疗。晚期梅毒可累及主动脉、脑脊髓等器官,即使治疗后组织损伤也难以逆转。

预防梅毒需坚持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具,确诊后应告知性伴侣共同筛查。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日常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以增强免疫力。所有梅毒患者无论分期均需完成规范抗菌治疗,并定期随访血清学指标至少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