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区别是什么

膝关节炎主要是关节的“磨损”,而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关节,这两者有着不同的成因和表现。
膝关节炎主要发生在膝关节,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有时被称为“骨性关节炎”。它的主要原因是关节软骨长期磨损逐渐变薄,导致骨骼之间摩擦增多,引起疼痛、僵硬以及关节活动受限。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错将自己的关节看作“敌人”,引发炎症。类风湿不仅仅会影响膝关节,还可能损害手足等小关节以及内部器官。
从症状上看,膝关节炎通常表现为上下楼、久站或久坐后活动时关节疼痛,会有“酸胀”的感觉,天气变化时可能更为严重,休息后能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痛点则更加广泛,患者早晨起床时会有手指、手腕等小关节的“僵硬感”,但经过活动后症状可能会减轻。类风湿患者常常有对称性关节肿胀和疲劳感,不单单局限在膝关节上。
针对膝关节炎,如果症状轻微,可以通过控制体重、加强腿部肌肉锻炼和注意关节保暖来减轻病痛。而严重时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或者考虑关节置换术。而类风湿性关节炎需要早期干预,及时就医,通过药物调节免疫系统,避免关节不可逆的损伤,并结合康复治疗来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您感到膝盖或者其他关节不舒服,并且症状持续,不妨尽早咨询医生,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