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患腰椎病?

腰椎病易发人群主要有长期久坐者、重体力劳动者、中老年人、肥胖人群及有腰椎损伤史者。腰椎病可能与椎间盘退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
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导致腰椎间盘压力持续增加,尤其是办公室白领、司机等职业人群。久坐可能使腰部肌肉力量减弱,加速椎间盘退变。日常需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每30分钟起身活动,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
搬运工人、建筑工人等需频繁弯腰或负重的人群,腰椎长期承受过大负荷。重复性腰部扭转动作容易导致椎间盘突出。工作时建议使用护腰器具,掌握正确搬运姿势,避免单侧肢体过度负重。
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含水量下降导致弹性减弱,椎体边缘易形成骨赘。50岁以上人群椎间盘退变概率显著上升,可能伴随椎管狭窄。适度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腰椎稳定性。
体重超标会加大腰椎承重负担,腹部脂肪堆积导致重心前移,迫使腰椎代偿性前凸。BMI超过28者患病风险增加,脂肪代谢异常还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化。需通过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逐步减重。
既往有腰椎骨折、脱位或手术史的人群,局部解剖结构改变易引发继发病变。外伤可能导致椎间盘营养供应障碍,形成慢性腰痛病灶。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
预防腰椎病需保持标准体重,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日常可进行五点支撑法、猫式伸展等腰部锻炼,出现持续腰痛或下肢放射痛时应及时就诊骨科。重体力劳动者建议每年进行腰椎磁共振筛查,早期发现椎间盘病变可通过物理治疗延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