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发布时间:2019-04-1852897次浏览

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用药坚持,不坚持用药会导致高血压反复发作。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包括利尿剂、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普利类以及沙坦类药物,如果患者高血压伴有合并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

高血压通常是由于疾病因素和年龄影响导致,但同样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我们诱发高血压这类疾病。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正确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但仅仅靠以上方法,还不足以稳定血压,患者平时也要配合药物治疗。那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
  一、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
  目前国内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普利类以及沙坦类药物。这几类降压药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但如果患者有合并症,在选择药物时十分谨慎。比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或地平类药物治疗。高血压具体的药物服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盲目用药有可能加重病情。
  二、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提倡素食为主
  素食可帮助降低患者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应尽量清淡,应多吃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高钙、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平时应多吃杂粮、粗粮、新鲜水果蔬菜、瘦肉等食物,提倡使用植物油烹调食品,少吃猪肉及白糖、咖啡、浓茶等等。注意不暴饮暴食,控制食量,尽量少量多餐
  2、控制盐的摄入量
  高血压与钠盐摄入过多有关。如果高血压患者可将食盐的量控制在5克以内,可有效降低血压。
  3、戒烟、酒
  经常抽烟、喝酒会增加高血压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另外,酒还会降低抗压药物的药效。
  4、科学饮水
  其实从另外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水的硬度也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联。经研究表明,硬水中由于含有较多的镁、钙,可以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舒缩功能。因为当我们身体中如果大量的缺乏钙、镁微量元素,很容易导致血管发生痉挛,使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尽量饮用硬水,保证身体中有充足的微量元素。

相关推荐

02:35
什么原因引起血压高
高血压是现在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最主要的一个危险因素。在成年人里面,高血压的患病率大概在25%,也就是4个成人里面就有1个高血压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跟遗传有关,大概6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都有家族史。跟后天的环境因素有关,就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盐的饮食。高血压指南推荐的,盐的摄入量是要每天低于5克。跟体重超重有关,体重超重或者肥胖也是引起血压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跟过量的饮酒有关,是中度、中度以上的饮酒,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感觉脑门跳动是怎么回事
感觉脑门跳动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于血管扩张跳动而引起的,比如患者存在有高血压疾病,服扩张血管类药物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脑门跳动的现象。在吸烟、喝酒、剧烈运动、炎症、体温过高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以上症状。通常需要平卧休息,并且要配合医生测量体温和血压变化。可能是由于肌肉痉挛而引起的,和身体过度疲劳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受损而引起,这时候应该要多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感冒,要有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如果存在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头晕的症状,应该要尽快前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
语音时长 01:10

2021-05-28

97907次收听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吗
高血压是心血管常见的一类疾病。高血压是的基础病变是血管的病变,主要表现在血管的硬化等。且长期血压偏高,或血压波动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情况,常常会累及其他脏器,最常见的即为心脏。而心脏疾病的发生,又会引起血压的波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对于高血压的患者,需要及时降压治疗,保持血压的稳定状态,从而能够帮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也能够帮助控制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08

103954次收听

手机体检宝测血压准吗
手机体检宝测血压是不准的,每个手机传感器不同,所以误差较高。测血压时,血压也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变化,自己在家测量很难控制变量。建议去医院找医护人员测量。
高血压一定会遗传吗
高血压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导致的,一般都伴随着急剧或是暂时的缺血缺氧而生的阵发性疼痛,了解了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我们就能明白,高血压不是一定会遗传,但是,有研究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一定的遗传性。
降压药哪种比较好
临床常用降压药有β受体阻断剂、CCB类以及沙坦类药物。一、降压药种类比较多,每种降压药物适合人群不一样,如β受体阻断剂,适合年轻人,尤其是心率增快、交感神经易兴奋人群。对伴有心衰或冠心的人群,β受体阻断剂是首选。二、CCB类(钙拮抗剂)即地平类,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在亚洲人群中应用最多,临床不良反应非常少,适合人群广泛,尤其适合老年人群。三、沙坦类药物,目前应用比例在国内越来越高,不良反应非常少,患者可没有任何不舒服,对脏器保护证据充分。可以降低尿蛋白,可保护心脏。利尿剂非常适合盐敏感性高血压,如摄入盐分过多的老年人、肥胖人群。
语音时长 01:49

2020-03-19

54359次收听

高血压诊断标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当血压的高压在140,低压在90的时候,那么就属于血压偏高了,需要进行降压的处理,常见的就是服用降压药来降压,降压药是需要长期的服用的,不能私自的停药,以免引起更多的并发症出现。
高血压心脏病吃什么好
高血压性心脏病对健康危害极大,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导致血管进一步升高,可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黑芝麻、燕麦、鱼肉、红枣、豆腐等食物,避免吃高盐、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控制好血压,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血脂高的人吃什么好
高血脂患者要多吃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比如:大豆及其豆制品、洋葱、大葱、香菇、木耳等。低脂肪就是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包括动物性的食物。低糖,尽量少吃含糖高的食物。高纤维食物,比如:水果、蔬菜、麦片等要多吃。血脂高是指人体血液里面血脂异常的升高,也叫做血脂异常。平时做健康体检的时,会查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如果出现了总胆固醇或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还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这些都称为血脂异常,就是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原因一方面是饮食因素引起,还有一方面是代谢因素引起,还可能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引起,又一部分跟遗传因素有关。血脂高的患者在饮食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注意脂肪的食用,尤其是保护脂肪多的摄入,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像鸡皮、鸭皮、鱼皮,胆固醇都是相对高的,还有蛋黄、动物的内脏都是高脂肪,因此饮食中一定要严格的控制。高血脂患者要低热量、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高纤维饮食。低热量就是控制饮食的量,以及不要吃过多的甜食,低胆固醇就是尽量少吃高胆固醇的饮食。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3

58375次收听

01:55
孕晚期缺氧对胎儿影响
孕晚期缺氧对胎儿影响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严重时出现胎死宫内。一般孕晚期胎儿缺氧的原因主要有胎盘脐带功能异常母体原因造成的。一、胎盘、脐带功能异常。需尽早明确诊断,进行相应处理。二、母体原因。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以及血栓前状态等凝血功能异常疾病也可导致胎儿缺氧。需及时治疗孕妇相关疾病。胎儿跟母体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胎盘和脐带,胎盘主要是起到一个供血、供氧的功能。当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时,需要进一步评估其缺氧的原因。
01:42
怎样预防高血压
预防高血压,建议患者首先需要注意食盐的摄入;其次需要增加运动量;再者需要避免不良情绪;最后需要注意监测血压。高血压预防要求大家需要注意个人生活方式改善。1、最重要是注意食盐摄入,控制高盐食物摄入量。2、增加运动量,适当减肥。临床建议每天运动至少三十到六十分钟,特别推荐有氧运动。3、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4、特别要注意在生活中监测血压。因为高血压有时候是没有症状的,所以大家应该要以测量到血压数值为准,而不能以有无自觉症状为准,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预防高血压,并且早期发现,预防临床症状发作。
高血压和喝酒有关系吗
高血压跟喝酒也有关系,近几年加大了控酒的力度,这一点能够明显的好转,但是现在喝酒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高血压跟饮酒的关系成J型关系,即轻度饮酒的时候比绝对不喝酒的人血压要低。轻度饮酒定义为成年男性每日的饮酒量要小于25克,女性小于15克,超过这个饮酒量,那么饮酒就和血压升高成正比的关系,就是饮酒越多血压会越高。这是因为酒精在低浓度的时候,是血管扩张剂;而在高浓度的时候成为血管的收缩剂。
语音时长 01:06

2019-05-16

64387次收听

02:07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引起的症状,分为血压升高本身的症状和高血压引起并发症的症状。1、高血压本身的症状可能表现为头疼、头晕、失眠、头发胀。患者感觉不清醒,清晨起来觉得很累,并且有记忆力减低等神经系统症状。2、如果高血压引起了动脉硬化的并发症,动脉硬化会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表现为胸闷,患者走一段路后会胸疼,甚至被迫站立,不能接着很快走路。高血压也会引起神经系统的症状。血压升高以后,可能合并腔梗或脑梗,使患者出现记忆力丧失、手脚活动障碍,精细活动障碍等等,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常用的几类降压药物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噻嗪类利尿剂(常用的有氢氯噻嗪):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体内一系列生化指标变化,包括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镁、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症等。但除非原有糖尿病或痛风者,老年患者并不一律禁用。
02:52
高血压偏方
降血压,不要完全相信所谓的偏方,同时要合理应用偏方。民间某些偏方:如苦丁茶、夏枯草、菊花等,只对轻度高血压患者有一定作用,不能完全依赖。同时血压会随着情绪、活动、饮食等随时变化,因此量血压时一定要在静息状态下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