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9-07-0674592次浏览

对于医院来说,输血也是属于治疗方式的一种,有的患者需要通过输血来维持生命体征,但是输血的流程比较复杂,每个医院都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进行输血,而这其中也有很多注意事项,包括输血前、输血的时候和输血后。而相对应的具体的一个过程也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作具体的一个阐述。

血液这是人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都是需要通过血液的循环来实现的。而当有些人出现一些交通事故的时候总是会出现有大出血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给人输血,而输血这就是非常需要人注重的一件事情了,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输血流程及注意事项
  1.输血前的检查。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全血的外观,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合格;还要认真核对患者、交叉配合报告单和待输血液之间是否无误。检查工作一定要做好,因为检查如果没有做好,对后面的输血工作也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2.输血前的核对。输血时应到患者床前核对病案号、患者姓名、血型等,确定受血者本人后再进行后面的输血操作。
  3.血液临输注前再从冷藏箱内取出,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
  4.输血时,两名医护人中携带病历到病人床边核对“九项”后,方能输血。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5.输血后要将血袋保存,随时备查。随时观察输血反应及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师处理,并做好记录
  6.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查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双层黄色污物袋内,并于输血完毕后第二夭退还输血科保存。输血科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负责医师将输血情况记录在病历中。
  7.输血结束了以后,相关的医务人员需要将输血单贴在对应的病历中,而一般情况下,血袋在血库一般封存了一个工作日以后,临床未反馈输血异常情况,一般都会送焚化炉清点后焚烧,并双签名。
  8.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相关推荐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是什么原因
首先要知道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在出凝血检查里缩写为APTT,是反应内源性凝血途径的一个重要的筛查指标,偏高提示内源性凝血机能可能出现了异常的变化。检查测定的正常上限,如果延长三秒以上具有临床意义。内源性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最常见的原因还是血友病所造成的,会引起内源性凝血酶原时间显著的延长。通过八因子含量的测定、八因子抗体的测定、八因子活动度的测定就可以诊断是否有血友病。如果是血友病引起的APTT延长,可以通过补充重组的八因子,有效的控制这个疾病。当然除了血友病之外,还有很多的药物,还有一些临床病理生理过程也会引起APTT的不同程度的延长。所以出现APTT延长,建议大家到血液科就诊。
语音时长 00:52

2021-12-30

60071次收听

总蛋白偏高什么意思
总蛋白的正常值参考值范围是60-80g/L,如果检查结果总蛋白定量超过80g/L就是总蛋白偏高。总蛋白主要由白蛋白和球蛋白组成,其中球蛋白是在免疫细胞中的合成,主要是B淋巴细胞内合成,是衡量免疫功能高低的标志。而白蛋白是肝细胞合成的,能够反映肝脏的健康状态,一些肝脏疾病造成肝功能损伤是,白蛋白的合成会下降,此时白球比会倒置。总蛋白升高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第一,血清水分减少后血液浓缩,造成总蛋白相对偏高,因为血容量下降,单位容积的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多见于一些导致脱水的状态,如病毒感染造成高热的病人,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后病人,大量呕吐或者腹泻的病人,如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霍乱、食物中毒等情况。第二,球蛋白升高的疾病造成总蛋白量升高。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会造成球蛋白的明显升高;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的疾病,也会伴有球蛋白的升高,从而导致血清总蛋白水平偏高。此外如果有病毒、细菌急性感染,B淋巴细胞分泌的球蛋白也是增高的,此时还有超敏C反应蛋白等急性相蛋白升高,所以总蛋白量也会升高。
语音时长 01:48

2021-12-30

64551次收听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什么情况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语音时长 02:04

2021-12-30

94231次收听

02:41
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低淋巴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是外周血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血细胞,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主要包括五大类,分别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对于病原菌的防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体现人体免疫力的指标。如果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升高,而中性粒细胞偏低,最常见于的就是病毒性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腺病毒或者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引起呼吸系统的急性炎症。病毒感染的情况下,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明显升高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有所下降。此时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疾病,还可以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等传染性疾病。血常规检查结果中,各种白细胞的比例或者计数的变化,只是提示有感染的情况,但是具体感染的位置和感染类型,还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毒性感染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必要情况下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或者干扰素等,不过这些抗病毒药物一定要慎重使用,婴幼儿和孕妇禁忌使用;不严重的病毒感染,特别是流行性感冒期间,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效果的中成药制剂治疗,同时药物对症治疗就好。经过有效治疗2周左右,停药一周后可以复查血常规,此时白细胞、中性粒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指标应该能恢复正常。
01:51
女性白细胞偏高会得什么病
白细胞升高是很多疾病共同的临床结果,而不是导致疾病的原因。所以女性白细胞偏高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会导致什么疾病。白细胞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特别是各种的细菌感染,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偏高;一部分严重的创伤、应激等状态,可引起白细胞释放的增加,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使用一些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糖皮质激素等,也能引起白细胞升高;一些血液系统疾病,例如常见的各型急慢性的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也可以导致白细胞的升高;妊娠期妇女,可以引起继发的生理性的白细胞轻度升高。
03:03
白细胞高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此问题分为几种可能性,从简单疾病而言,白细胞升高包括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主要和细菌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升高和病毒感染相关,若病人合并感染相关表现,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合并血小板破坏引起的变化。此外是白细胞异常细胞增多,伴有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可能是急性白血病,要做白细胞手工分类、骨髓穿刺判断。再者是血小板疾病,病人血小板减少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此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升高。
03:12
白细胞多少算高
白细胞计数里边,4~10×10^9个/L是正常范围,超过10×10^9个/L,就表示白细胞的增多。白细胞的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和异常细胞的增多。中性粒细胞超过7×10^9个/L,就基本上认为是偏高了。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经过抗感染治疗,粒细胞就会降下来。持续的粒细胞增多,需要考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细胞超过4×10^9个/L,就认为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加了。T淋巴细胞增多更多的是和病毒感染相关,有急性的或慢性的病毒感染。
02:55
血氧低吃什么好
血氧饱和度减低,是呼吸系统疾病控制非常不理想的表现,光靠饮食是不能够改善的,应该增加氧疗的支持治疗。首先需要查找血氧饱和度偏低的原因,看是单纯的低氧血症,还是达到了Ⅰ型呼吸衰竭,或有二氧化碳潴留合并问题存在。如果存在相应的疾病,要给与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以及改善心功能的治疗,同时给与加强吸入氧气支持治疗,来改善不良的呼吸功能状态。如果肺心病很严重,就需要家庭氧疗。吃东西并不能改善氧饱和度低问题,只能通过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减少吃热性或刺激的食物,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什么是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在血液中,占白细胞比例比较小,占白细胞总数的0-1%。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值范围是(0-0.1)x10^9/L。如果血常检查,发现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x10^9/L,或者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超过1%,就说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属于异常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或者是身体接触了某种过敏源,引起了过敏性反应,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64653次收听

嗜碱性粒细胞1.2严重吗
嗜碱性粒细胞1.2不严重。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值范围是0-1,1.2只是稍微有点偏高。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某种慢性过敏性疾病引起,比如慢性过敏性鼻炎或者过敏性结肠炎等。也可能是因为感染某种细菌性疾病,引起白细胞升高,导致嗜碱性粒细胞也出现升高现象。但是,因为只是稍微有点偏高,说明感染也不是太严重。只需要结合中性粒细胞是否也出现明高升高等情况,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综合分析诊断,患者病情轻重。如果只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升高不明显,说明病情比较轻。暂时可以不需要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0

107636次收听

白细胞高怎么办
不管人体内的白细胞数量是过多,还是过少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如果个人发现自己体内的白细胞数量偏高,那么可以根据导致自身出现白细胞偏高情况的原因来进行治疗。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治疗原发疾病、抗炎疗法、抗感染疗法以及多多休息的。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偏高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细胞,主要负责抵抗感染和炎症。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身体对感染、炎症、应激或其他疾病状态的一种反应。
静脉输血的目的
静脉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静脉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可以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补充抗体,增加机体免疫力。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利于止血,可预防及控制出血。
血稠应该怎么办
血液粘稠的出现很有可能就会形成三高,所以说在生活中必须要引起重视,我们首先就应该选择多喝水,另外也应该通过多吃酵素的一种方式,多选择豆制品,多补充维生素c,多吃柠檬,那么都能够有效的缓解,但是也需要在生活中坚持一段时间。
献血后要注意什么
献血本身对于人体的健康会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这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有不少的人都会选择献血,但是在选择献血之后我们也应该注意伤口的感染,不要马上就从事高强度的锻炼,另外在短期内不要再献血,此外也需要补充日常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