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产后康复
产后康复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预防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同时促进形体修复和心理调适。产后康复主要包括盆底肌修复、腹直肌分离矫正、骨盆调整、形体管理和心理疏导等方面。
1、盆底肌修复
妊娠和分娩会导致盆底肌松弛,可能引发压力性尿失禁或盆腔器官下垂。通过电刺激治疗、凯格尔运动等方式可增强肌肉张力。产后42天是黄金修复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盆底康复仪或生物反馈治疗仪。
2、腹直肌分离矫正
约60%产妇会出现腹直肌分离,表现为腹部松弛、腰背疼痛。可通过腹式呼吸、核心肌群训练改善,分离超过3指需介入物理治疗。避免过早进行卷腹运动以免加重分离。
3、骨盆调整
分娩时骨盆关节松弛可能引发耻骨联合疼痛、步态异常。手法整复配合骨盆带使用能帮助复位,严重错位需采用三维骨盆矫正术。产后6周内避免负重和剧烈运动。
4、形体管理
妊娠纹、皮肤松弛可通过射频紧肤治疗改善,皮下脂肪堆积建议产后3个月开始低频超声溶脂。哺乳期不宜过度节食,应保证每日1800-2200千卡热量摄入。
5、心理疏导
产后抑郁发生率约15%,表现为情绪低落、失眠等症状。可通过心理咨询、正念训练缓解,症状持续2周以上需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家人应主动分担育儿压力。
建议产妇在恶露干净后开始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每周进行3-5次盆底肌锻炼,搭配腹式呼吸练习。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出现持续疼痛或异常出血应及时返院复查,康复过程中避免提重物和久站久坐。产后6个月内是形体恢复关键期,建议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相关推荐
02:53
01:46
01:53
02:17
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