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症状有什么
食物中毒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头晕乏力、脱水休克等。食物中毒通常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毒素污染食物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恶心呕吐
进食污染食物后1-6小时可出现频繁恶心呕吐,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伴随胆汁吐出。此时需暂停进食,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呕吐持续超过12小时或出现血性呕吐物,应立即就医。
2、腹痛腹泻
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体感染后多引发脐周或下腹部绞痛,伴随水样或黏液便腹泻,每日可达10-20次。严重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出现血便、脓便或持续48小时未缓解需急诊处理。
3、发热寒战
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常引起38-40℃高热,伴随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此时可物理降温并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胃肠刺激。若体温超过39℃持续不退或出现意识模糊,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
4、头晕乏力
肉毒杆菌毒素或重金属中毒时,神经系统症状较为突出,表现为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视物模糊等。此类中毒危险性高,须立即注射抗毒素血清。普通细菌性中毒后期也可能因脱水导致乏力,需及时补充葡萄糖电解质溶液。
5、脱水休克
严重呕吐腹泻可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易发展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出现口唇青紫、脉搏细弱、意识障碍时需紧急静脉补液,必要时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预防脱水应早期使用口服补液盐Ⅲ,每腹泻一次补充100-200毫升。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供检测,轻度症状可居家观察,适当禁食4-6小时后逐步尝试米汤、粥类等清淡饮食。恢复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蒸蛋羹、嫩豆腐等。日常需加强厨房卫生管理,肉类海鲜彻底煮熟,生熟食分开处理,冷藏食物不超过24小时。出现持续呕吐、血便、高热不退、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相关推荐
01:29
03:20
01:49
01:51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食物中毒有哪些
- 2 食物中毒有哪些特点
- 3 怎样有效防止食物中毒?
- 4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 5 什么是食物中毒
- 6 怎样防止食物中毒?
- 7 食物中毒了怎么处理?
- 8 什么叫食物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