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

63551次浏览

妊娠期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3.3-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血糖控制需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及必要时胰岛素治疗实现,避免母婴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空腹血糖应维持在3.3-5.3mmol/L范围,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需控制在6.7mmol/L以下。这一标准基于胎儿安全性与母体代谢需求平衡制定。血糖监测需每日进行,包括三餐前、餐后1-2小时及睡前共7次检测。饮食管理采用低升糖指数食物分餐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75-210克,分5-6次摄入。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建议每日30分钟,运动后需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预防低血糖。当饮食运动干预1-2周后血糖仍超标时,需启动胰岛素治疗,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禁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可能导致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理想控制下母婴结局与正常妊娠无显著差异。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需贯穿整个孕期直至分娩后6-12周复查。产后建议继续坚持健康饮食模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远期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建议持续哺乳6个月以上。产后1年需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糖代谢状态,此后每3年筛查一次糖尿病。家属应参与孕妇的饮食监督与运动陪伴,共同建立低糖低脂的居家饮食环境,配备便携式血糖仪实现动态监测。

相关推荐

01:43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饮食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均需要接受饮食治疗。大约90%的妊娠期糖尿病仅需控制饮食量与种类,即能维护血糖在正常范围。每日摄入总能量应根据不同妊娠前体重和妊娠期的体重增长速度而定。为了适量的供给营养及血糖调节,有规律的进行一天三餐,三餐之间安排少量加餐。接受胰岛素治疗时,为了预防夜间低血糖,可食用适量碳水化合物食品作为夜宵。与葡萄糖,白糖等纯糖类食品相比,食用谷类,面包,饼干,面条,土豆,红薯,玉米等复合碳水化合物食品为佳。为保证蛋白质供给,每餐应食用适量的优质肉类,适量食用铁和叶酸丰富的食品为佳。
01:53
孕吐从什么时候开始
确定怀孕后,大约在停经6到10周左右的时间开始出现孕吐的情况。孕吐是早孕反应的最主要的症状,孕吐最主要的是怀孕以后体内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增高导致的。一般情况下从停经6周开始慢慢的逐渐的增高,到8到10周的时候达到高峰。孕吐主要是表现为恶心、呕吐,甚至会吃什么吐什么,如果出现喝水都吐,要到医院查尿,看有没有尿酮体,如果尿酮体持续阳性,体内容易出现酸中毒,会容易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早孕孕吐到12周以后会逐渐减轻,随着孕中期的到来,会舒服很多。
妊娠糖尿病能吃苹果吗
患上妊娠糖尿病后,可以适当的吃苹果,但每天吃苹果量不要超过三个,也不要在睡觉之前或饭后吃苹果,建议可以适当吃点青苹果,这样可以有效稳定血糖。除此之外,适当吃苹果还可以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和镇静安神。
妊娠糖尿病筛查前注意事项
妊娠糖尿病后,孕妇的血糖会不断升高,如果不尽早的控制就会给胎儿带来影响。怀孕24周时需要孕妇接受糖尿病筛查,接受检查之前孕妇需要禁食12小时,在检查的两周以前,还要注意糖分的摄入量,还要减少摄入淀粉,每天早上尽量用牛奶代替粥类。为了防止孕妇患上妊娠糖尿病,孕妇还要注意多运动,含糖量高的水果尽量不要吃。
孕妇的血糖多少正常
孕妇在怀孕的任何时期,空腹血糖超过七点一,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这种糖尿病往往是孕前性糖尿病,就是说不妊娠也有糖尿病,严重程度相对重一些,常常需要胰岛素治疗。另一种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是在妊娠二十四到二十八周的时候做糖耐量实验,通过糖耐量实验得出的诊断,这时的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空腹血糖一般是五点一为界,喝糖水后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血糖分别是十和八点五,有一项数值超过这些正常值范围,就诊断妊娠期糖尿病,要通过运动、饮食调解,甚至胰岛素类药物进行干预。
语音时长 01:31

2019-09-10

56155次收听

孕期糖尿病生完孩子会恢复正常吗
很多的女性在怀孕之后,为了补充孩子所需要的营养,会选择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此时更容易会出现糖尿病。其实孕期如若出现糖尿病,也并非都能够在生完孩子之后恢复到正常,一定要控制食物的数量,适当性的增加体育锻炼,如此效果还比较不错。
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妊娠期糖尿病是具有遗传原因的,跟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也有很大的关系。当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时候,就需要积极的调节好自己的饮食。这时候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不要吃甜食,合理选择主食,少食多餐,控制脂肪、蛋白质的摄取,多吃降血糖食物。
孕妇妊娠糖尿病食谱
很多孕妇怀孕之后患上了糖尿病,一般是与自己的饮食方式不健康有关,孕妇妊娠糖尿病对自身的危害很大,不容小觑,因此是需要尽快改善的。孕妇在生活中可以多吃碳水化合物,不要吃大米饭,也要尽量少吃香蕉、芒果之类的高GI水果,以为这类水果会让血糖不稳定。
妊娠期糖尿病该怎么预防
妊娠期糖尿病预防可从孕前控制体重、控制血糖等,控制糖尿病发生的潜在因素。因为糖尿病的病因不清,可能针对病因来说有些难度,体重指数偏大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所以可从这方面着手。孕前可以加强锻炼,让体重指数达到满意的范围。怀孕前做查体,了解有没有空腹血糖高,通过健康的生活和专科医生的指导,减少糖尿病发生的可能。
语音时长 01:02

2018-09-21

58876次收听

04:05
妊娠糖尿病怎么治疗
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先做好妊娠糖尿病筛查。怀孕过程中,尤其是怀孕二十四周到二十八周之间,接受糖耐量的检测。如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要到产科、营养门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控制饮食,少食多餐。控制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如甜点、含糖饮料。尽量吃含糖量少的水果,如青苹果、橘子、草莓等。注意不过分控制饮食,以免出现饥饿性酮症,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坚持运动,保证每天的运动量,保持血糖稳定。最安全、简单的方式就是散步,具体时间要靠血糖值来判断。为避免意外,散步时应尽量有人陪,并随身携带小零食。要注意科学监测血糖,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可用血糖仪,查手指末梢血糖值。不同情况患者,需遵医嘱选择监测时间。如进行饮食、运动调整后,血糖仍不能达标,应遵医嘱用药。
01:49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是什么
患者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跟糖尿病的病因,基本类似。但是,对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多一些妊娠期的特殊情况。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妊娠糖尿病的早期,因为孩子的葡萄糖需求量,会出现一个相对低糖的状况;当胎盘形成以后,胎盘可以分泌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比如胎盘泌乳素,以及雌孕激素等。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功能,从而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一个相对低糖的情况。其实女性怀孕的这个过程本身,对孕妇的胰岛功能来说,就是一个挑战。因此,有一些女性在没有怀孕的时候,可能没有表现出来糖尿病的症状。但是,当这些女性怀孕之后,在身体的各个器官受到挑战的时候,身体就会表现出来一些问题,比如患者就可以出现妊娠糖尿病等。
妊娠糖尿病产后能不能恢复
妊娠糖尿病一般产后三个月左右就可以逐渐恢复,但只是大多数妊娠糖尿病患者是这种情况。有少部分患者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就需要终生治疗,和妊娠期间血糖的控制有直接的关系。一旦确诊为妊娠糖尿病,要积极调控饮食,配合适当运动。
语音时长 02:39

2018-09-07

56260次收听

妊娠糖尿病吃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人,除了孕期规律的孕检以外,还要建议她去每一个医院的产科或者是妇幼保健院的产科,都设有相应的营养门诊来进行管理,往往有的时候要持续一天的时间,我们会根据这个孕妇的年龄,她的体重指数,她的孕周,还有她既往有没有其他的一些疾病,还有她的工作性质来给她算出来,她整个平均的每日摄入的热量,再根据她每日摄入总热卡的热量。比如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体重指数正常的一个轻体力劳动的人,他可能每天的热卡,应该在1800卡2000卡左右,那么我们根据这个再按照不同的比例来分配,脂肪的多少是来自于碳水化合物,多少是来自于蛋白,然后给她一个平均,我们还要建议她进行分餐,每天要吃6到7餐,而且每一次的饮食不要吃得过饱,因为我们希望她的血糖不要忽高忽低,所以会给她一个非常系统的饮食指导方案。同时还要给她一些对照的表,因为她不是搞营养的,她也不是医生,所以我们会给她一个对照的表。比如说我吃了多少菜或者多少馒头,多少米饭,它的热卡是多少,然后再给她一个表格,让她记录每天三餐的饭是怎么吃的或者6到7餐的加餐是怎么吃的,把它记录下来,同时要把她餐前餐后的血糖值也要记录下来。然后医生根据这个值来对她进行调控,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系统的全面的一个管理。确实有些人能够很好的服从医生的管理和教育,达到了比较好的监测状态,也有极个别的孕妇不听医生的劝阻,所以孩子很大,确实是有这样的。所以这个是非常系统的,建议去营养门诊就医,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及时的得到这方面的知识。
语音时长 02:47

2018-09-07

64009次收听

02:47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出现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可能会发生出生缺陷,心脏的发育、消化系统发育、神经系统发育都会受影响。到了中晚期,在高糖的状况下长大,有可能会个头较大,增加难产的风险,宝宝容易发生低血糖。如果早孕期血糖就高,说明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对胎儿发育有直接关系。
妊娠期糖尿病多喝水怎么样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至少在15%左右。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现,认为应该控制喝水,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得了糖尿病后,不主张过度喝水。因为孕期孕妇的体重是必须要增加的,喝水不主张过度的喝水,正常喝水就可以。
语音时长 00:59

2018-06-07

57157次收听